02-01-Part-5-关断特性

Bo Zhang 2023-06-10 00:00:00
Categories: Tags:

1. 反向恢复电流

pin 二极管的关断波形示意图如 1-1 所示。

图 1-1:pin 二极管关断波形示意图

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流:

于是便出现了第一个问题:为什么会出现反向电流?

要回答这个问题,就要了解 n- 区等离子体和电场的分布。在上一部分中说过:

动态特性的本质是 n- 区载流子形成和排出的过程

二极管正向导通时,在 n- 区储存了大量的等离子体。关断时,这些等离子体必须要被排出,同时在 p+n- 处开始建立电场。图 2-2 展示了某关断时刻的电场和等离子体分布情况。其中虚线代表电场梯度,实线代表等离子体。由于二极管反偏,等离子体中的空穴会向左运动,电子向右运动。宏观上就形成了反向电流(Reverse Current),用 表示。

图 1-2:pin 二极管关断某时刻的电场以及等离子体分布

现在再来看关断过程。图 1-3 a)选取了 pin 二极管关断过程中的 6 个具有代表性的点,分别为:

图 1-3:a)pin 二极管关断的电路波形及 6 个代表时刻;b)每时刻的电场及等离子体分布

图 1-3 b)展示了这 6 个点的等离子体分布情况,用实线表示。后四个点的场强分布情况用虚线表示。在 A 点和 B 点时二极管仍然处于导通状态,场强过小,因此没有展示。可以说,等离子体的分布决定了场强的分布,进而决定了电压大小

2. 关断电压

图 2-1:二极管关断电路示意图

图 2-1 展示了一个简化的逆变电路。开关 S 闭合后,二极管开始关断。根据基尔霍夫电压方程可以写出:

现在关注图 1-1 的电压波形,按照区间划分, 可以分为 3 个阶段:

  1. 导通阶段:在电流降到零点以后,二极管开始承受电源电压。 下降到 0,而电路中的寄生电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,其大小等于电源电压
  2. 反向阶段:
    1. 经过零点后,当 逐渐升高。当 时,反向电流应该达到最大值
    2. 在这之后,电路的寄生电感又会产生和第一阶段相反的感应电动势,叠加到二极管上,使其承担的电压高于 。 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反向恢复的斜率 决定
  3. 截止阶段:电流趋向于 0,

假设 S 为理想开关,那么 。根据方程(2-1)分别求解这三个阶段的电压:

3. 关断损耗

作为功率半导体器件,为了降低损耗,我们希望:

然而通过方程(1-1)我们可以发现, 呈现倒数关系。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 ,那么二者的关系就如图 3-1 所示:

图 3-1:功率二极管导通压降与反向恢复电荷的关系

因此,在实际应用中,我们必须在导通和关断之间做出取舍:

接下来我们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:如何优化二极管设计,从而降低关断损耗

再看图 1-1 中电压的第二阶段,二极管在以下两个时间点同时承受大电流和大电压:

  1. 反向电压逐渐升至 ,反向电流逐渐上升至
  2. 反向电压达到电源电压之后,电路中的寄生电感产生额外的感应电动势叠加到二极管上,反向电压升高至

图 3-2 a)和 b)分别展示了两种等离子体分布的两个时刻。其中,虚线代表导通时刻,实线代表二极管电压达到电源电压时刻。我们可以把等离子体的分布分为三部分:

  1. 被 p+ 区电子抽出的区域,此区域形成电场
  2. 剩余等离子体,空穴和电子分别被 p+ 区和 n+ 区复合
  3. 被 n+ 区空穴抽出的区域

图 3-2 c)展示了 a)和 b)两种等离子体分布下的二极管关断电流波形示意图。从图中可以看出:

图 3-2:a)硬关断;b)软关断;c)电流关断波形

由此我们可以归纳二极管的两种关断特性:

为了减少关断损耗,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软关断特性的二极管。为了设计符合 b)类的等离子体分布的二极管,通常有两种思路:

  1. 降低空穴的发射效率
  2. 降低载流子寿命

对于第一点,根据发射效率公式

可得,降低阴极的掺杂浓度可以降低空穴的发射效率 ,这就是发射极控制二极管(Emitter-Controlled,简称 EMCON)的设计思路。

针对第二点,如果在阴极注入复合中心,使其载流子寿命降低,从而使反向电压达到电源电压时,剩余等离子体较多,从而减小反向电流。这种设计思路就是 Lutz 教授的轴向寿命控制技术(Controlled Axial Lifetime,简称 CAL)

除了以上两点,还有一种设计思路是和肖特基结进行结合,叫做 MPS 二极管(Merged Pin-Schottky),如图 3-3 所示。

图 3-3:MPS 二极管结构

MPS 的工作原理如下: